有消息表示,福特汽车德国科隆工厂的工人将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开始罢工,持续至5月15日夜班结束,这是该工厂近百年来首次由工会组织的罢工行动。此次罢工的直接导火索是福特公司去年11月宣布的裁员计划——该公司计划到2027年底在欧洲裁员约14%,其中德国科隆工厂将裁减2,900个岗位,而该工厂目前仅有约11,500名员工(已从2018年的约2万人大幅减少)。
德国金属工人工会IG Metall组织了这次罢工,该工会表示这一决定是在上周的工人投票中达成的,参与投票的工人中有93.5%支持通过罢工来向管理层施压。工会指责福特管理层缺乏可行的业务重组计划,认为这一裁员决定将危及福特在德国的长期发展。劳工代表坚持要求公司寻找替代裁员的其他重组方案,并为被裁员工提供更高的离职赔偿和社会保障。
福特公司对罢工的回应显得较为谨慎,以“与工会正在进行谈判为由”拒绝发表评论。然而,公司此前已明确表示,裁员是由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对新技术的支持不足导致的亏损。今年3月,福特还决定向其资金紧张的德国子公司注资48亿美元,同时终止一项自2006年起生效的协议(该协议规定福特需承担其德国子公司的亏损),这一决定曾引发IG Metall的抗议,工会认为这将增加福特德国业务破产的风险。
福特德国科隆工厂的罢工行动背后,反映的是该公司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面临的系统性困境。该工厂目前生产基于大众汽车集团MEB平台的两款电动车型——Explorer电动SUV和Capri电动跨界车,这两款车型也是大众ID.4和ID.5的姊妹车型。然而,市场表现却令人失望:根据市场研究机构Dataforce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福特仅售出8,461辆Explorer和2,511辆Capri。
福特在欧洲市场的整体表现持续恶化。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显示,2024年前9个月,在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英国市场,福特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7.9%至326,975辆,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4.1%降至仅3.3%。这种下滑趋势在德国本土市场更为明显——福特在德国新车市场的份额已从2022年的5%降至2024年的3.5%。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福特因欧洲需求低迷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因为该公司提供的燃油车型较少,无法弥补其电动汽车业务的疲软。福特在欧洲的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Automobilwoche报道,其德国子公司负债已高达90亿欧元。
面对持续的市场挑战,福特汽车近年来已在欧洲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调整,但这些措施似乎未能扭转颓势。作为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福特已决定结束德国Saarlouis工厂的汽车生产,该工厂主要生产福特福克斯(Focus)紧凑型车。同时,该公司正将其欧洲业务重心从乘用车转向利润更高的轻型商用厢式车,特别是Transit系列车型。
福特在欧洲的电动化战略建立在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基础上。科隆工厂生产的Explorer和Capri均基于大众MEB平台,这种合作模式本应降低研发成本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然而,市场反应冷淡使得这一战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2024年11月,由于库存积压,福特不得不采取“上一周班、休一周假”的轮班制度来减少产量,这一临时措施一直持续到圣诞节假期。
更令福特雪上加霜的是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该公司表示,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波动,福特与梅赛德斯-奔驰和Stellantis等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撤回了其2025年的财务预期。福特估计这些关税将使公司在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方面损失约15亿美元。
业内专家对福特在欧洲的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博霍姆汽车研究所的Ferdinand Dudenhöffer指出,福特在欧洲的市场规模过小,难以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盈利。专家们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福特有可能出售其欧洲汽车业务;或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组建合资企业,通过提高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但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力度。然而,福特目前似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决心来进行大规模投资转型。
另外,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严格的劳工法律和强大的工会使得汽车制造商在裁员和业务重组方面面临更大阻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福特德国子公司的负债会累积到90亿欧元之巨——在无法灵活调整人力成本的情况下,企业亏损只能不断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