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辅助驾驶领域硬碰硬 领克08EM-P对决比亚迪唐DM-i实测细节拉满

频道:夜战攻略 日期:

选插混SUV时,智能辅助驾驶该怎么看?是看硬件参数,还是看实际体验?最近,有媒体把领克08EM-P和比亚迪唐DM(图片|配置|询价)-i带到了上海的高速路和停车场,来了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测。在车流量大、路况复杂的环境里,两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稳如泰山,还是状况不断?一起看看实测到底测了啥。

高速领航:稳定性与风险应对实测

此次实测的高速路段,沪翔、嘉闵等地车流量密集。比亚迪唐DM-i配置的三目摄像头本让大家充满期待,可实际表现却不尽人意。在测试中,它变道失败多达5次,直线行驶时还出现轻微画龙现象,这无疑给驾驶者增添了心理压力。

而领克08EM-P在全程50多公里的行驶中,始终稳定地居中行驶,丝毫没有画龙情况。面对旁车突然压线变道,它的系统能迅速提前预判,平稳减速,避免了急刹或猛打方向这类危险操作。并且,若驾驶员长时间脱手,系统退出后本次驾驶无法重启,直至下次用车才能激活,虽然这对驾驶体验稍有影响,但却极大地保障了安全。

图片来源于AutoLab视频号

变道效率:策略差异下的通行对比

从实测数据来看,两车在功能启用率和匝道汇入、汇出成功率方面表现相近,均达到99.25%和100%,高速NOA成熟度看似相当。然而,领克08EM-P却以近1分钟的优势率先到达终点。

进一步分析变道数据,差异就清晰呈现。比亚迪唐DM-i全程变道26次,其中失败5次,变到最左车道后明显变得保守,后续变道频次大幅减少,决策时还多次出现犹豫式加速。领克08EM-P则更为积极主动,变道28次仅失败1次,成功变道率达96.29%,远超比亚迪唐DM-i的80.76%。

图片来源于AutoLab视频号

驾驶体验:舒适感的细节差别

在城市道路驾驶时,舒适性是衡量智能辅助驾驶的重要维度。比亚迪唐DM-i由于底盘偏软,变道时伴随的刹车容易导致车头点头,尤其是急刹时更为明显。在一些略带弯道的路段,系统还会多次误判前方有车,突然无征兆地减速。领克08EM-P在应对车辆加塞时,刹车力度是渐进式增加的,车身姿态保持稳定,不会出现点头现象。即便在频繁变道的情况下,也不会给驾乘人员带来明显不适。

图片来源于AutoLab视频号

泊车挑战:复杂车位的应对能力

普通车位对两车来说都能轻松搞定,但面对带柱子、排水井的复杂车位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亚迪唐DM-i三次尝试泊车均未成功,首次未识别出车位,后两次虽识别出来,但车身摆正后却中途退出,疑似是因为对障碍物的识别逻辑过于保守。领克08EM-P的泊车算法优势明显,对非标准车位的兼容性更好,仅通过两次揉库就精准入库,展现出了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图片来源于AutoLab视频号

从实测来看,智能辅助驾驶的好坏,不在于配置单上的华丽数据,而在于面对真实路况时的应变能力。两款车的差异,恰恰给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方向——有人看重稳定安全,有人在意灵活高效。买车前多参考这样的实测,才能让智能辅助驾驶真正成为开车时的好帮手,而不是操心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