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裁!日产会闪崩吗?

频道:夜战攻略 日期:

5月12日,日本广播协会称,日产汽车正计划再裁1.1万人,加上之前的9000人,日产将在这一轮裁员风波里裁掉2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5%。

这还不够。日产宣布还将关闭三家工厂,最关键的是,其重金砸入、追赶比亚迪等车企的最大希望——九州电池工厂,现在也被迫叫停。

早在去年11月份,日产就因为销售疲软,上半财年净利润下降94%,宣布要裁员9000人,当时超70%被裁的都是负责生产制造的人员 。

本以为这波操作能让日产缓口气,结果没想到啊,这才过了没多久,他们又得接着“动刀”。

日产之所以这么着急加大裁员力度,是因为经营业绩实在太拉垮,而且在持续恶化。

上个月,日产就预警了,说由于计入大额减值损失,截至2025年3月的财年净亏损可能高达7000亿至7500亿日元,这可是创下历史新高了。

巨额亏损的背后,是多个市场的“不给力”。

先说说中国市场,中国可是日产重要的市场之一,但2024年日产在中国区的销量暴跌超12%,直接拖累了整体表现 。

2024年日产在中国市场销量已骤降至66万辆,和2021年的113万辆比起来,近乎腰斩。

在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时代,日产在电动车领域没能跟上节奏,像轩逸、天籁这些主力燃油车型,面对众多竞争对手,优势也没那么明显了。

再看看美国市场,那也是日产的最大市场,可他们在美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缺乏混合动力车型,产品线还老化,业绩受到了严重影响。

如今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选择更环保、更节能的混合动力车型,日产却没能及时跟上消费者的需求。

除了销量下滑,日产自身的管理和发展策略也存在不少问题。

自2018年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被捕并被解职后,日产公司就一直深陷管理混乱和内部争斗之中。

近期美国对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征收关税,这对日产的打击也很大,让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据悉,日产的债务负担也越来越重,今年面临的债务到期将达到16亿美元 ,到2026年更是会增至56亿美元,这是自199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2021年以来,日产今年将首次取消分红,对股东而言,这些无疑是接连的沉重打击。上一次带日产走出信任危机的原CEO内田诚,在这种背景下,迫于压力离职了。

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上个月临危受命,他能带领日产再一次逃出死亡陷阱吗?

为了改善经营状况,日产除了加大裁员力度,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像降低销售、综合及行政开支,降低成本,优化资产组合。

日产还打算把三菱的持股比例从目前的34%下调至24%,想通过这些来增强公司可用资金状况。

另外,他们还计划在未来几年推出约10款新车,希望能借此阻止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

再说几句

话说回来,裁员虽然能在短期内削减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也可能会削弱公司的研发与市场拓展能力。

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日产能否迈过生死线,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