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突变?多家自主品牌押注燃油车,被取代成为笑谈?

频道:夜战攻略 日期:

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的销量超过1200万辆,这也创造了历史新高。进入2025年后,渗透率更是超过50%。

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势头,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取代燃油车也似乎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高,但是依旧有很大一部分车主依旧信赖燃油车!

看看五一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起长长的队伍,就可以知道新能源车依旧存在着不足。

如今的充电设施配备已经出现大幅改观,依然出现这种排队的“盛况”,足见新能源车距离“靠谱”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

无独有偶,尽管新能源成为大热,但是不少燃油车企并未放弃燃油车的研发。

最近长安汽车就发布了焕新500Bar新蓝鲸发动机,动力提升超过40%,更是可以做到一箱油续航1000公里。这样的表现已经堪比一些混动新能源车型。

此外,吉利汽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传统大厂,并没有停止燃油车技术的研发。在去年工信部也曾经表态在积极发展新能源车的同时,需要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的发展。这也好比给燃油车主吃了一颗“定心丸”!

为什么多家自主品牌依旧押注燃油车呢?

新能源领域无疑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领域,并且销量上已经说明这些问题。

而且对比燃油车,新能源车会更加智能化,存在容量更大的电池,并且可以做到电机直接驱动,减少了变速箱的依赖。这也为智能化驾驶打下了基础。


此外,电动车不用加油,将会省下多少资源呢?因此在多个角度来看,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成为趋势。

但是真正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是任重道远。毕竟现在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离技术大成还有一定的距离。

新能源车存在的不足,恰恰是燃油车可以弥补的!

首先的不足之处就是补能问题。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网上有着“买了电动爹”的说法。

如今的新能源车虽然续航方面得到大幅提升,但是补能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即使快充功能下,补能时间也在15分钟以上,带来更大的时间成本。


尽管如今全国范围的充电桩数量可观,但是更集中在一些中大型城市内。像一些3,4线城市,甚至县城,普及率并不高。这也带来了补能的不便捷性。

此外,冬季续航大幅下降,也让车友难以避免地产生里程焦虑问题。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稳定性

看看如今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从之前的1年,到半年,再到如今的2,3个月。这样频繁地迭代,也足以说明新能源车的发展之快。

换个角度来说,那就是新能源车技术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也让消费者产生了犹豫的态度。再等等可能价格更低配置更高,这成为了部分车友的想法。


技术的不稳定性则让新能源车在二手车保值率方面堪忧。换代的速度如此之快,刚提车就是老款,谁愿意为老款花高价呢?

根据相关平台的数据,新能源车的第一年折旧率高达70%,到了第三年可能就只剩50%。这样的贬值速度,真的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住的。

这也让新能源车成为了像手机一样的电子消费品,而非油车那样就有一定的保值功能。

燃油车并非鸡肋

放眼全世界,燃油车仍旧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不少车企不愿意放弃燃油车的原因。

2024年我国的燃油车出口量高达457.4万辆,远超新能源的128.4万辆。由此也可以看出海外市场对于燃油车的需求之旺盛。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燃油车依旧拥有庞大的基础,这也是短时间内无法转移的。毕竟我国的燃油车保有量高达3.45亿辆。

制造厂,零部件供应商,维修厂,技术研发等等。假如对燃油车“一刀切”,那么这些相关的行业怎么办呢?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燃油车短期内退出市场并不可取。新能源和油车两手准备,才是未来汽车市场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燃油车的存在也是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大家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