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口少,想买紧凑型SUV,放弃燃油车,选择了纯电动方程豹钛3

频道:夜战攻略 日期:

笔者家里人口少,平时最多四口人出行,想买一辆紧凑型SUV,选来选去,最终放弃了燃油车,选择了纯电动的方程豹钛3(图片|配置|询价)。

之所以没买燃油车,有三个方面

一是燃油车智能配置、动力、安全配置、科技配置等,没有纯电动车丰富。

二是充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在家也能充,出去也有公共充电桩,钛3快充只需0.3小时,外出不影响时效。如果不着急用车,就用慢充把电池充满,这样对电池有好处。

三是虽然有许多尺寸偏大的紧凑型SUV,但对于我来说,更喜欢小巧一点的车型,这样开起来更加灵活,停车也方便。

钛3有五款车型,两款后驱,三款四驱,价格区间是:13.38-19.38万。最终选择了四驱中配,2025款 501KM 四驱智驾Ultra版,指导价:16.38万。

选它理由,是因为喜欢它的四驱技术,有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根据路况不同,系统能主动调节悬挂软硬,提升行车稳定性和舒适性。

还有智能全地形系统,能识别雪地、泥地、山地、沙地,系统自动调节相应的驾驶模式,并调节四轮扭矩,无需人为干预,简单又好用。笔者在东北生活,冬季冰雪天气,这个智能全地形系统就派上用场了。

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和智能全地形系统,仅四驱中配和四驱高配有所配备,况且四驱中配仅比四驱低配贵一万元,还比四驱低配多了前排升降杯托、LED主副驾驶位脚部照明、带天空声道的14个帝瓦雷扬声器(四驱低配仅8个)、车载冷暖冰箱、方程豹专属红色制动卡钳、K歌功能等,所以说,多花一万选四驱中配是值得的。

四驱高配比四驱中配贵了3万元,多了车载无人机、最大快充功率由215千瓦提升至237千瓦、方向盘加热、前排腰部调节、扬声器由14个提升至16个、空气净化器、面部识别等等。

四驱高配比四驱中配,多出来的这些配置,对于我来说,用处并不大,不如省下3万元买四驱中配。

外观造型,与大部分纯电动车不一样,融入了“星际战车”元素,看上去比较特别,车身底部用宽厚的防刮蹭条环绕一周,又配备了力量感十足的凸起筋线,看着漂亮。

这款车后备厢容积不是很大,能装下两个20英寸行李箱和两个双肩背包,满足家用是没有问题的。

尾门还有一个背包式储物空间,可以放一些常用小件物品,比如玻璃水、备用雨刮器、充气泵、折叠雨伞等等,拿取也是比较方便的。

前机舱还有一个容积为151升的储物空间,拿取物品比后备厢方便,因为后尾门开启是需要空间的,有的时候车尾离墙体或后车太近,尾门不能完全打开,前机舱开启是不需要前后空间的,因为前厢盖是向上掀起的。

车内的功能布局与豹5相似,挡把区域保留了实体按键,使用起来比在大屏幕触控要方便多了。肢体接触到的大部分地方,都是软质材料包裹,做工用料属于中上等水平。

15.6英寸中控屏,画质清晰度和反应速度都还不错,36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比较实用,无论自己停车还是自动泊车,都能看到车身周围和车身底部影像。

内饰配色全系仅有星云灰和深空黑两种,虽然看着干净,但属于冷色系,没有暖色系温馨,如果能提供棕色、红色、咖色,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款车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是:4605/1900/1720毫米,轴距2745毫米。笔者身高是1.75米,坐进前排,调整好合适的坐姿,头部空间一拳半。

坐进后排,头部空间一拳半,腿部空间两拳,地板中间是平整的,椅垫够长够厚,后排坐三人舒适性不错,空间谈不上宽敞,但也够用。

动力方面,搭载了前后两台电动机,总马力422Ps,总扭矩510牛·米,传动系统匹配了1挡固定齿轮比变速箱。电池容量72.96千瓦时,工信部给出的纯电续航里程是501公里,百公里耗电量为16.5千瓦时。

没开这款车之前,总担心适应不了电车动力超强的特性,开上它之后,动力调校和大排量燃油车相似,踩油门动力输出均匀还跟脚,松开油门减速也很自然,没有拖拽感和晕车感。

虽然没体验过4.9秒破百的推背感,但跑高速动力比较充沛,时速超过110公里,踩油门动力输出依旧绵绵不断。

方向盘手感轻重合适,刹车也比较灵敏,高速过弯车身姿态平稳,走烂路颠簸感不明显,操控方面比较满意。

现在东北5月份的天气,还是比较凉爽的,早晚温差较大,纯电续航里程能达到460公里,百公里耗电量是15千瓦时。

总结:钛3这款车,优点是外观造型和四驱技术,在同价位车型里面,目前没有直接竞品车型,开出去回头率较高。不足之处,新车上市没多久,价格比较坚挺,优惠幅度很小,还有内饰颜色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