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大型SUV,谁不讲究个舒适智能又安全?理想L9凭借智能座舱赢得市场青睐,问界M9等后来者更是将竞争推向白热化。如今,领克900(图片|配置|询价)携双高通8295芯片、二排180°旋转座椅和电动天地尾门杀入战局,限时28.99万起的定价,直指理想L9与问界M9的舒适区。眼瞅着这桌“科技大餐”越摆越丰盛,领克900(品技术)这个新秀能否撼动两位前辈的地位?今天就拿它和理想L9掰扯掰扯,看看这款车到底藏着什么真本事。
外观
第一次见到领克900(用车口碑)的人,很难不被它会说话的车头吸引。它在THE NEXT DAY家族美学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实用性考量。全系标配的贯穿式科技交互屏由10192颗LED灯珠组成,支持32级灰度控制与动态灯语交互,充电时呈现呼吸式光效,迎宾模式下可投射自定义动画。H型分体式大灯组通过立体棱线切割,将日间行车灯带与远近光灯组分层布局,配合主动式进气格栅,既能提升燃油经济性,又能减少高速行驶时的风噪。
车身侧面线条以黄金比例为基准,配合隐藏式门把手与Flush Door 2.0工艺,塑造出流畅的视觉张力。值得注意的是,领克900轮圈规格存在版本差异:入门版车型配备20英寸轮圈,中高配车型则提供21英寸轮圈,后者搭配四活塞前制动卡钳,制动性能进一步加强。 车尾的电动天地尾门是全系标配,上半部分正常开启取放物品,下半部分地门放下后可静态承重 300kg,秒变户外临时座椅。周末带孩子去公园,打开尾门就能坐在上面看风景;露营时放下地门,摆上小桌就是天然的餐桌,这种将尾门功能场景化的设计,精准解决了家庭用户对户外拓展的需求。
理想L9的外观延续了品牌标志性的星环灯带设计,封闭式前脸搭配梯形进气口,营造出亲和力十足的视觉效果。车身尺寸虽然略小于领克900,但通过悬浮式车顶与肌肉感腰线设计,依然保持了大型SUV的威严感,属于那种老少皆宜的稳妥选择。
空间
领克 900 的空间优势首先来自 “硬件底子”:5240mm 车长+3160mm 轴距,比理想 L9 分别长 22mm 和 55mm,加上 88.2% 的超高得房率,车内实际可用空间明显更宽敞。纯平地板设计让二排到三排的走动毫无阻碍,1.3 米的孩子能挺直腰板来回跑;二排座椅前后滑动行程达 550mm,往前推到极限离前排只剩一拳距离,后排能秒变超大后备箱;往后拉到最后,1.8 米的乘客膝部空间还有两拳余量,配合 180° 旋转功能,临时当移动会议室都够用。三排座椅绝非应急位,座垫长度 520mm,能完整承托大腿,长时间乘坐也不会感到疲惫。
后备箱才是领克 900的隐藏杀招,三种灵活布局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三排座椅正常使用时容积 300L,能放下 5 个 20 寸登机箱;三排前移后扩展到 640L,露营车、婴儿车轻松装下;二排三排全放倒后形成 1070L 纯平空间,搬家时连大型家具都不在话下。配合前面提到的电动天地尾门,从日常采买到长途自驾,各种载物需求都能轻松应对。
理想 L9 的空间表现也不错,三排腿部空间足够日常使用,后备箱常规容积 332L,放倒三排后达 1191L,胜在纵深够长。但二排座椅滑动行程只有 400mm,且不支持旋转,装儿童座椅时需要弯腰调整,便利性稍逊;三排座垫对高个子乘客的大腿支撑,相对来说没有领克 900 到位。整体来看,理想 L9 的空间更偏向 够用就好,而领克 900 则是把每一寸空间都充分利用,尤其适合二胎家庭或经常户外出行的用户。
内饰
坐进领克 900 的驾驶舱,最直观的冲击是30英寸6K一体屏带来的视觉连贯性,从主驾延伸至副驾的曲面屏没有割裂感,左侧显示导航时,右侧能独立播放视频,而且支持三指飞屏切换内容。双高通 8295 芯片的优势肉眼可见,同时打开高德地图、QQ 音乐、行车记录仪预览界面,滑动切换几乎零延迟,语音唤醒 “导航去最近的充电桩”,响应速度比手机还快。仪表盘采用 12.66 英寸窄条设计,车速、电量等核心信息用动态光带显示,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在 AR-HUD 上,驾驶员视线不用频繁下移,安全性提升不少。
材质用料上,领克 900 敢喊 “三零座舱” 确实有底气,座椅填充用的是婴儿推车级亲肤泡棉,连胶水都换成了食品接触级溶剂,新车提回来几乎没异味。Nappa 真皮座椅的纹路做了防滑处理,急加速时身体不会滑动。后排娱乐方面,领克900直接上了30英寸的巨幕,还支持分屏显示,孩子看动画片,大人追剧,互不打扰。更贴心的是后排那块6英寸的触控屏,动动手指就能调空调、调座椅,连车载冰箱温度都能精确控制。
音响配置更是领克900的强项,31个哈曼卡顿扬声器搭配4个头枕音响,2640W的功率一开,整个车厢瞬间变成移动音乐厅。低音炮的震撼感特别明显,人声定位也特别精准,坐在后排就像在演唱会VIP席位一样。这些细节配置,确实能看出领克900对乘坐体验的用心程度。
理想 L9 的内饰延续 “冰箱彩电大沙发” 的家庭化设计,通过多联动构建沉浸式交互。中控屏由二块15.7 英寸 OLED 屏组成,通过触控 / 语音操作。HUD 抬头显示可投射导航、车速、智驾状态等信息,让驾驶员无需低头看导航。座椅材质偏软,长途乘坐腰部支撑感稍弱,而且只有前两排有通风功能,坐在第三排的乘客,夏天可能会觉得闷热。
智驾安全
领克 900 和理想 L9 都用了激光雷达,但硬件堆料上区别明显。领克900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提供H5和H7两种方案可选。标配功能非常丰富,包括AES自动避让、高速NOA、城市NOA、记忆泊车HPA等18项主动安全辅助功能。如果选择H7方案,还能额外获得"满血版"车位到车位功能以及G-AES通用障碍物自动紧急避让辅助等升级功能。高配版领克900更是搭载了英伟达DRIVE AGX Thor芯片,算力高达700TOPS,配合29个智能辅助驾驶传感器,构建了全方位的感知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自动泊车功能,不仅对新手特别友好,能轻松停进窄车位,还支持遥控泊车,下雨天不用提前下车找车位,非常实用。
安全这块,领克 900 底子太扎实了。它基于SPA Evo架构打造,采用全新的360度堡垒式车身结构,通过车头"五重金三角"设计、车身"五横六纵"高强度框架梁,以及车侧一体式热成型双门环+D柱环形加强结构,实现了A/B/C/D柱全热成型钢覆盖的笼式车身防护。而且,领克900还配备了1600MPa超高强度的热成型后纵梁,并搭载三排头胸一体式气囊,全方位守护驾乘人员的安全。电池安全也下了功夫,360° 热成型钢包裹,通过了 100km/h 追尾测试,即便发生严重碰撞,电池组也不容易受损。
理想 L9 的车身安全同样达标,热成型钢用在 A 柱、B 柱等关键位置,标配 9 个气囊,前排有远端气囊防止二次碰撞,只是第三排的气囊覆盖和座椅骨架强度,相比领克 900 确实简单了些。家里有老人小孩的话,领克这种全员无差别保护的设计,更容易让人信任。
动力悬挂
动力上,两车走了完全不同的路。领克 900 是插电混动,提供1.5T和2.0T混动发动机可选,配合3挡DHT电混架构,共三套动力组合。其CLTC纯电续航分别达到220公里、280公里和268公里,采用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支持纯电、增程和混动三种驾驶模式。其中,2.0T探索版搭载的EM-P三电机系统,综合功率高达650kW,百公里加速仅需4.3秒。还配备了矢量机动技术和后轮转向系统,转弯半径不到5米,能实现华尔兹式掉头、窄路横向移动等特殊驾驶功能,操控表现相当出色。我试驾的 是2.0T Ultra 版,系统综合功率 540kW,零百加速 4.6 秒,踩油门时推背感很猛,但不会让人头晕,动力输出线性。馈电状态下油耗 7.29L / 百公里,比同级别燃油车省不少,纯电续航 280km,综合续航达1350公里,日常上下班代步,一周充两次电够用。52.38kWh 的电池组,快充从 20% 到 80% 只要 17 分钟,补能效率很高。
理想 L9 是增程式,1.5T 增程器加上前130千瓦、后200千瓦双电机,综合功率 330kW,加速 5.3 秒,日常开足够平顺,发动机介入时噪音控制不错,但高速超车时的动力储备,还有进步空间。馈电油耗 7.6L / 百公里,略高一点。纯电续航同样 280km,综合续航更长,达到 1412km,适合经常跑长途又不想频繁充电的用户。
悬挂部分,两车都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的组合,还有双腔空气悬架,但领克900多了 CCD 连续可变阻尼减震。过弯时,领克900的车身侧倾控制得更好,方向盘打转向时,车头响应快,底盘感觉很整,开起来不像 5 米 2 的大车。走烂路时,减震能提前感知颠簸,自动调软阻尼,坐在后排不会被颠得难受。理想的悬挂偏舒适调校,过减速带时滤震柔和,适合佛系驾驶,但激烈驾驶时车身晃动更明显,操控感没那么强。
总结下来,领克 900 适合喜欢动力储备充足、偶尔想体验驾驶感的用户,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跑山路,都能应付自如;理想 L9 则主打一个舒服,全家坐车时平顺安静,长途出行续航扎实。选谁关键看你更在意驾驶还是乘坐,是偶尔撒野还是全程佛系。
结论
总的来说,作为大六座SUV市场的后起之秀,领克900带来了不少实打实的升级。相比理想L9,领克900的车内空间利用率更高,第三排轻松容纳成年人,一家六口长途出行不局促。动力响应敏捷,SUPER AI数字底盘过滤震动出色,老人坐车不晕车,孩子不会吵着要抱。最实用的是智能驾驶系统,自动泊车功能让停车小白轻松入库,长途驾驶时车道保持精准,家人坐着更安心。目前的指导价30.99万-41.69万元,限时售价28.99万-39.69万元。对于既看重实用性又追求科技感的三口、四口之家来说,领克900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