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事件余波未平,又一商业大佬又上演跑路戏码,2023年9月10日,沈晖发了条微博,写到“这周出差去了慕尼黑,然后纽约。好事多磨,静待花开。”这一走,威马汽车正式申请了破产。
威马汽车曾是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曾与“蔚小理”齐名,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聚光灯下,如今沈晖悄然“跑路”,留下几百亿债务,让威马汽车总部大楼人去楼空,门口讨债的供应商排成长龙,员工讨薪一片狼藉。
威马创始人沈晖履历漂亮,他从华南理工本科毕业后赴美深造,先后在多家百强企业任职,亲自主导了吉利收购沃尔沃。2015 年,沈晖创立威马,凭借丰富经验和履历,开局就是王炸。
创立初期威马气势十足。2016 年底成立,公司名字 “WM” 取自德文 “世界冠军”,野心尽显。走重资产模式,自建工厂,投资百亿。资本也纷纷看好,从 2016 年起,每年至少一轮融资,累计超 400 亿,百度、腾讯都是股东,名声大噪风光一时。
2018 年,威马首款 SUV 汽车 EX5 量产,定价 15 - 20 万。2019 年销量在新能源车型里仅次于蔚来,但也只完成年初 10 万辆目标的 16%,后续发展乏力问题初显。
此后,威马问题不断。产品上,电池、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落后,2020 年陷入自燃事故,品牌形象受损销量逐年下滑,2022 年全年总销量仅 2.94 万辆,与其他品牌拉开差距。财务方面更是一塌糊涂,2019 - 2021 年三年累计亏损 174 亿元。2022 年沈晖 12.6 亿天价年薪传出,巨额亏损与高薪的反差,让公司治理问题饱受质疑。
为了脱离困境,威马多次尝试上市均失败。2023 年,借壳计划接连落空后,资金链断裂,裁员停工,创始人成老赖,股权被冻结。2024 年 3 月,威马资不抵债,账面资产 39.88 亿元,负债却高达 203.67 亿元,彻底走向衰落。
威**兴衰,给新能源造车行业敲响警钟。盲目建厂、经营模式传统、产品问题频出、财务状况恶化、上市失败,沈晖试图借壳上市获取资金拯救企业,但两次都未能成功,野心与实力不匹配,都是威马倒下的原因。它的故事,值得所有造车企业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