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行业] 2023年10月结束,大众ID.3当月销量定格为1.2万辆,连续4个月破万,创下了合资车企纯电动车销量记录。转型多年后,大众品牌在电动车领域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爆款。
“我们知道,现在的市场环境非常复杂,竞争也非常激烈。今年截止10月,大众汽车的市场表现令人满意。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协力下,虽然整个燃油车市场有所收缩,但我们在燃油车市场的份额增加。ID.家族的10月销量超过了2万辆,最为亮眼的是ID.3。大众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有着良好的前景,我们相信今年我们的新能源销量会超过去年。”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Stefan Mecha)表示。
在本次进博会中,孟侠则更为细致地解释了大众在电动车领域的价格逻辑。在他看来,ID.3的价格下调区别于一般的价格战行为,此举并不短视,没有以降低质量和损伤利润为代价。
“质量永远要比数量更重要,这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如何,如果一直以来在销量方面出现很多的不盈利或者亏损的局面,就不可能长期支持市场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有明确的收益策略来保证在资金上能够继续支持未来的发展。”孟侠表示。
以此为基础,大众在华合资企业针对成本的严格控制,实现了价格优势。而大众ID.3则是上汽大众团队降本增效的一大体现。据孟侠介绍,目前大众在华合资车企针对ID.4和ID.6所采取的降本增效措施正在逐步显现。而即将到来的ID.7,则会以一个“极富竞争力的价格策略”来敲响市场的大门。
如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市场上也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在孟侠看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结合大众的优势,并基于消费者需求,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车型。
“插电式混动汽车要取得成功需要有独特亮点。第一,和燃油车一样,插电式混动汽车也会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互联化是非常重要的产品亮点。第二,插电式混动汽车必须有一定的纯电续航能力,这要求厂商必须要在成本和续航间取得平衡。纯电续航越长,成本就会越高,因为电池成本仍较高。但很明确的一点是,如果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00公里,那么将更能满足用户对纯电行驶的需要。所以,续航对于插电式混动汽车非常重要。第三,价格必须有竞争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合作开放,面向未来
据孟侠表示,在来到中国,了解中国消费者之前,他对于中国的印象是“文化源远流长,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当他真正来到中国后发现,这里的实际情况和他预想的是另一番天地。
“这是Z世代,这是年轻人的中国,和我原来想像的完全不一样。这不完全是由互联网带来的,中国年轻人对于消费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与上一代有不同的观念是世代变化的标志之一,这在全球都是相通的。因此,我意识到中国传统是重要的,但用户行为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这种文化认知方面的变化和差异具象化到品牌运营中,恰恰就能明晰出大众品牌现在最应该干什么:在尊重传统和历史的同时用于求变。比如桑塔纳和宝来很经典,但大众需要把这种经典融汇到未来车型的发展中去,而不是被它们束缚住手脚。
“我们设立了周会制度,双方团队每周都在紧密交流。我们会根据推进表,确保各项工作都按计划推进。与此同时,每个月双方管理层会见面沟通,就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进行交流和确认,这既确保了我们对项目推进的时间达成共识,也促使双方的文化、制度和技术优势实现融合。”
至于双方的优势,在这次合作中极为互补。比如何小鹏就曾在公开场合中提到过大众汽车在供应链体系中的强大之处。双方合作之初,大众曾用“非常扎实的技术,不算优秀的成本”来评价小鹏G9这款车,通过拆解,大众指出这款车BOM成本高了25%。
除了与小鹏、vivo,大众与国轩高科、地平线、中科创达等企业的开放合作成果也在逐步展现。而由CARIAD中国所研发的智能网联技术, 也将在ID.7车型上搭载。对于这款车孟侠十分有信心,信心的来源不仅仅是前文提到的“有竞争力的价格”,同样也来自于在中国开发的人机交互系统、优秀的语音识别能力以及符合中国用户习惯的导航系统等等。
正如孟侠所说,大众的策略十分明确——传承过去,面向未来。而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中国生态,真正做到“在中国,为中国”,无疑是这家传统巨头面向未来的最佳方法。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