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省钱小秘籍:这些小检查、小更换自己在家就能搞定

频道:夜战攻略 日期:

一、基础检查:快速发现车辆隐患

轮胎检查 胎压检测:准备一个便携式胎压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胎压。通常车辆 B 柱或油箱盖上会标注标准胎压数值,家用轿车常见的标准胎压在 2.2 - 2.5bar 之间。如果胎压异常,可使用家用充气泵补充气压,避免因胎压不足导致的油耗增加和轮胎磨损。 胎面检查:定期查看轮胎表面是否有石子、铁钉等异物,可用钥匙或专用工具小心剔除。同时,观察轮胎花纹深度,当花纹深度低于 1.6mm时(轮胎上设有磨损标记),需及时更换轮胎,否则在雨天易发生打滑危险。油液检查 机油检查:车辆停在平坦路面,熄火等待 10 分钟后,抽出机油尺,用纸巾擦干后再插入,第二次拔出查看机油液位。机油应在油尺上下限刻度之间,若液位过低需补充同型号机油;若机油颜色发黑、变黏稠,说明机油已变质,需及时更换。 玻璃水检查:打开引擎盖,找到标有类似喷水壶标志的玻璃水储液罐。液位过低时,可自行添加玻璃水,冬季建议使用防冻型玻璃水,避免储液罐冻裂。 制动液检查:制动液储液罐通常位于发动机舱内,罐身有 MAX(最高)和 MIN(最低)刻度线。若液位接近或低于 MIN 线,可能存在制动系统泄漏,需谨慎驾驶并及时检修;若制动液颜色浑浊或出现沉淀,应更换新的制动液。

二、简易更换:自己动手搞定小部件

更换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负责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脏污的滤清器会影响发动机进气量,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升高。一般车辆的空气滤清器位于发动机舱内的黑色塑料盒中,使用螺丝刀或卡扣扳手打开盒盖,取出旧滤芯。 新滤芯按照正确方向安装(滤芯上通常有箭头指示空气流动方向),盖好盒盖并拧紧螺丝或扣好卡扣即可。建议每 1 - 1.5 万公里更换一次,环境较差的地区可缩短更换周期。更换空调滤清器 空调滤清器能过滤进入车内的空气,避免灰尘、花粉等进入。不同车型的空调滤清器位置不同,常见于副驾驶手套箱后方、中控台下方或前挡风玻璃排水槽处。 以手套箱位置为例,打开手套箱,找到两侧的限位卡扣并向内挤压,取下手套箱,就能看到滤清器盖板。打开盖板,抽出旧滤芯,换上新滤芯(注意箭头方向),再装回盖板和手套箱。建议每 6 - 12 个月更换一次,尤其在换季或雾霾天气频繁时更要及时更换,保障车内空气质量。更换雨刮器 雨刮器胶条老化会导致刮拭不干净,影响视线。雨刮器通常采用 U 型接口,更换时抬起雨刮臂,按下接口处的卡扣,即可取下旧雨刮器。 将新雨刮器的接口对准卡扣插入,听到 “咔嗒” 声即安装到位。购买雨刮器时要注意尺寸,可参考车辆使用手册或旧雨刮器上的标注。建议每年更换一次雨刮器,发现刮拭效果变差时应及时更换。

三、应急处理:小故障不求人

电瓶搭电 车辆电瓶亏电无法启动时,可使用应急电源或其他车辆的电瓶进行搭电。准备好搭电线,确保救援车辆的发动机处于运转状态。 先将红色夹子夹在亏电车辆电瓶的正极,再夹到救援车辆电瓶的正极;黑色夹子夹在救援车辆电瓶的负极,最后夹到亏电车辆发动机舱内的金属搭铁点(如螺丝、金属支架),切勿直接夹在负极,以防爆炸。启动救援车辆,稍等片刻后尝试启动亏电车辆。成功启动后,按照与连接相反的顺序拆除搭电线。

掌握这些用车小技巧,不仅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爱车,还能在关键时刻解决问题、节省开支。不过,对于涉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复杂系统的故障,建议还是前往专业维修机构或4sd进行检修,确保行车安全。